邵大浪:千面西湖,一生修行

2021年02月19日 15:37:54 来源: 原创稿 作者: 本网记者 林雨晨


人物名片:

  邵大浪,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浙江省第一位摄影专业教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同时兼任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摄影艺术学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迄今已出版著作、译著和教材20余部,作品集4部,作品在国内外影展中获奖数十幅次,在《中国摄影》《LensWork》(美国)等知名摄影专业杂志上发表作品数百幅。


  如果把摄影暗房的门当做是一道穿梭于不同时空的任意门,

  那么对于邵大浪来说,在暗房里他享受着一个人单纯、静谧的思想世界。

  而在暗房外,则是忙忙碌碌,充满着烟火气的现实生活。

  穿梭在两个世界的过程中,他迸发出了灵感,创作出干净又扣人心弦的作品。

  ——记者手记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片西湖。摄影家邵大浪花了30年,通过胶片相机的镜头来表达他心中的那片湖。

  去年年底,邵大浪凭借一组银盐摄影作品《西湖心象(1991-2020)》获得了中国摄影金像奖(艺术摄影类)。这也是全国公认的摄影领域最高个人成就奖。

  邵大浪的千面西湖

  好的艺术作品也许无法用言语说清它的美,但总能给人以纯粹而超然的震撼感,邵大浪的作品便是如此。

  《西湖心象(1991-2020)》这一组作品中有雪霁初晴时的西湖游船,有初春抽芽的道旁杨柳,有雾气氤氲的水边人家,邵大浪把五彩斑斓的现实世界抽象成黑、白和灰三种色调,简洁、凝练,具有非常纯净的意味。影像评论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路这样评价邵大浪镜头中的西湖: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色彩缤纷、热闹喧哗,而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随遇而安和“已见万花开北陇,莫教一片落西湖”的寂寞清心。

  邵大浪拿起其中一张1991年拍的作品举例:画面上就是远处的白堤,近处的水中栅栏以及栅栏的倒影,把游人如织、喧嚣的西湖白堤景色抽成了类似中国水墨画的“两条线”。“镜头中的西湖掺杂了我对中国湖山的一种想象,是对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向往。这也是我的作品取名为‘心象’的原因。”他说。

 西湖心象(1991年)邵大浪摄


  30年“人生”修行

  邵大浪出生于摄影世家,祖父邵度和父亲邵家业都是摄影师。他对摄影的热爱和坚持也颇受家庭的影响。六、七岁的时候邵大浪就开始在暗房中协助父亲工作。那时他还太矮,需要站在椅子上才能够得到工作台。当邵家业把相纸放入显影液后,他的任务是搅动溶液并看着影像显现,然后由父亲来完成后面的冲洗。

  耳濡目染,摄影也成为了邵大浪的最大爱好。高中时,父亲送给了他一台普通的海鸥4A相机,他也开始正式用胶片相机记录身边的点点滴滴。

西湖心象(1997年)邵大浪摄

  1986年邵大浪来到杭州上大学,这台相机仍然陪伴在身边。一辆老式自行车,一台海鸥4A相机,从离学校最近的北山街开始,他的摄影镜头就离不开这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魅影。

  30年的坚持,让他看到了西湖千面,也让他把人生感悟都融入到了系列的照片当中。“我是按照时间线来排布这组作品。这其中也蕴含着我创作的心路历程,从刚开始一直在做减法,到后来慢慢尝试做加法,甚至去年尝试在暗房里制作可以产生时空交错感的蒙太奇效果,这是我在摄影中不断挑战自我的一种方式。”

   对于邵大浪而言,摄影更像是人生修行,追求的是内心的纯粹和静谧,而西湖则是源头活水。

  “往”与“返”

  邵大浪的工作地在下沙的浙江财经大学,家却住在50公里外的余杭良渚。每个工作日需要花三个小时的自驾来回通勤时间。为了避开上下班高峰必须天不亮出门,天黑返家,年复一年。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一段路程枯燥而劳累,长时间下来令人厌倦。但是他能苦中作乐,积极创作,对“往”与“返”充满期待。

  生活就是一幅幅的作品。邵大浪将针孔相机放置于车前挡风玻璃下,把近90分钟的回家路上的风景叠加的影像,收纳在一幅4x5英寸的底片上。这一浓缩着时间和空间的胶片,经过在暗房中的反复冲洗,变成了一组摄影作品《往往返返》。

  “路途时堵时畅。长时间的曝光使景物的形体和细节慢慢消解,有形化无形,让画面充满了神秘和想象,也使我对每次的‘往’或‘返’充满着期待。可以说,《往往返返》是我当时状态的写照,也是我人生态度的表达。人,无论经历多少次的出发,终究要返回原点。”

  独处的暗房

  邵大浪平时的行政和教学事务非常繁忙。可一旦有假期,他就会一头扎进家中的暗房冲洗照片。  

  银盐胶片摄影和制作是一项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邵大浪是浙江少数坚持还在坚持磨炼这项技艺的摄影家之一,不仅如此,他更希望的是在传统中寻找突破和创新。

  “假期的时候,我中午吃完饭就进暗房了,在里面一呆就是十几个钟头,主要是进行胶片冲洗和照片放大,等到我出来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要想做出自己满意的艺术照片,可能连续两、三天都是这样的作息节奏,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

  邵大浪说,这项传统的技艺非常考验摄影师的手法和感觉,所以自己进暗房前一定要保证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我在暗房里的时候是全神贯注的,外面的世界与我全无关系,我只和我的作品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我把自己当时的感悟倾注在照片上,不同的心境做出的照片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这种传统工艺具有不可重复性。这也是银盐摄影迷人之处。”

西湖心象(2003年)邵大浪摄

  “我的银盐摄影创作进程是比较缓慢的,我会继续我的《西湖心象》系列创作,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让自己的人生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显现出来,这样就心满意足了。”

  除了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Lens Work》(黑白摄影全球领域的顶尖杂志,在全球75个国家出版发行)前几年也刊发了关于他的西湖摄影专访《邵大浪:另一个西湖》,并邀请他了出一本个人摄影作品集《中国,我心中的土地》。他是这本杂志社全球范围内收录的第11位黑白摄影家作品。


  经过这次采访,我似乎在他的一系列作品背后看到一个被神秘色彩笼罩的暗房里,一个独处创作的身影,兴奋,冷静,疲惫……在这暗红色的世界里“生长”出了禅意的黑白色的“一个人的西湖”。——采访后记


责任编辑: 林雨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