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长会开出党群干群“大融洽”

气顺了 心舒了 群众的热情也高了
2018年11月13日 17:04:27 来源: 作者: 范浩毅

  2018年9月的一个星期二,天气晴,傍晚,我在镇机关食堂简单扒了碗饭,就开车到荆山村杨家庄,参加南洋5组的“户长会”。荆山村是我的联系村,去了多少回,我已经记不清了,但联系这样一个拥有2222户、8147人的“大村”,我还是感到了“压力山大”。这两年,荆山村立足“小事不出组,办事不出村”,在59个村民小组建立“户长会”制度,定期开会听意见,及时碰头商对策,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度假区征迁、“低散乱”腾退、“钱塘记忆”乡村旅游项目等一件件难事顺利推进,体现了“大村”担当,真的不容易啊!

  自“大走访、大宣讲、大解放”活动开展以来,荆山村已在前天完成走访宣讲100%,意见建议也正在跟踪落实,但联系服务群众却没有“完成时”,所以我向村班子提议,走访完成后,要利用好“户长会”机制,把问题建议办理情况原汁原味的反馈给组里,村里组里的事情就是要让群众参与其中、商量着办、共同办好。

  来到杨家庄,我一个熟练的倒车,把汽车稳稳地停到车位上。望着这一排漂亮整洁的车位,我不由想到两个月前,这里还是各家的违章搭建,不仅杂乱无章,连开车都得小心翼翼。在前期的户长会及走访中,组里对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等的建议比较集中,我们就“迎合”群众需求,通过户长会“激烈碰撞”后“一锤定音”,迅速启动乡村旅游精品点建设,全面打响拆违攻坚战,道路、绿化、小公园等建设正稳步推进,一个月时间已经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为下一步融入“钱塘记忆”乡村旅游综合体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近组长倪启洪家,门前的晒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你一句我一言已经议论开了。我递了一圈烟,虽然我自己不抽,但与群众打交道,就得真正融进去,用群众方式,讲群众语言,有时候一支烟、一口茶甚至一句“大伯”“阿姨”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我看来的差不多了,因为跟村民都比较熟,我就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今天开这个会,一是想把这段时间大家反映的问题跟大家交个心,已经解决了的跟大家报告下,一时无法解决的也来商量个办法;二是利用这个会,就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和乡村旅游开发这件事再听听大伙意见,上次村民的小诉求,镇里村里很重视,出台了办法和计划,今天也让大家相互评一评”。随后,我就一一向大家报告了问题建议的解决情况。

  “范书记,打断一下。”当我讲到组里精品点建设时,王大伯突然站了起来,提高言语分贝说“精品点建设很好,但这个绿化种植要看准了再种,前天中午种在小公园里的花,晚上一场暴雨冲死了不少,太可惜了”。听了王大伯的话,我马上接话说,“这个确实是我们没有考虑周到,前段时间由于天气热,绿化也死了不少,前天的暴雨我们更是估计不足,造成了损失,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

  会上,荆山村相关负责人还就美丽乡村365长效管理办法作说明,与会户主围绕“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全民参与”等畅所欲言,并围绕“五星级文明户”开展互评。这也是针对上次户长会上群众普遍反映的诉求,村里经过深入调研并集中民智后应运而生的成果。“村民小诉求引发机制大改进”,户长们为这样的办事效果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临近结束,我发现坐在角落里的邬阿姨“欲说还休”,透着灯光发现她眼睛里闪耀着泪珠,我就主动上前,与她轻声交谈。原来她家里原本不宽裕,今年5月丈夫又查出肾病,现在需要每周三次“血透”,家庭压力雪上加霜。听了她的情况,我立即留了邬阿姨的手机号码,叮嘱同来的村干部明天把相关情况和材料整理下,帮助申请相关补助和临时救助,及时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

  “这样的户长会开得好,我们很欢迎!”临走时,倪启洪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户长会其实是群众工作的“老传统”“常规办法”。今年以来,我们在全镇14个村(社区)全面推广“村里的事群众商量着办”的户长会机制,把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让家家户户参与进来,有话敞开说,办法一起想。气顺了,心舒了,群众的热情也高了。

  离开倪启洪家,天色已经全黑,借着初九的月光,我和村干部踏着泥泞的小道走进施工中的村民公园。刚才王大伯反映的“前天暴雨冲掉了很多绿化”问题,我得去看一看。到了现场,正如王大伯反映的一样,我看在眼里,更痛在心里,这么好的绿化,没有抗住一场暴雨的考验。我们也需要反思,种植绿化不能“野蛮施工”,必须看准了时机再下地。至于补种的事,跟村里和施工队商量后再择时落实。

  走出村民公园,坐进汽车,发现球鞋上粘上了不少泥,突然想到了上周家里打扫卫生时女儿的一句话,“老爸,地板上的泥肯定是你带来的”。这时,我恍然大悟: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收获的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作者系海宁市周王庙镇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 李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