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1周年 专家学者在嘉兴研讨“中共创建与伟大建党精神”

2022年07月04日 15:32:26 来源: 嘉兴学院 作者: 仲坚信

  2022年7月2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嘉兴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共创建与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20余所高校以及上海、浙江党史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近百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对“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共创建与党建研究”展开学术交流。

  据专家分析,首批公布的46个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有的以地名命名(如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等),有的以人物命名(如张思德精神、雷锋精神等),有的以事件命名(如遵义会议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有的以项目命名(如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在浙江,更有“红船精神”“大陈岛精神”“蚂蚁岛精神”“浙江精神”。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建议,探索制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命名规范和编码规定》,分类构建全局性、局域性、综合型、专项型等多样性、多层级、多维度的精神谱系,进一步构建完善精神谱系“基因图谱”,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复制优化“红色基因”,永续“红色根脉”。

  江西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兴亮主张,从生成论、本体论、方法论等三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精神成果进行研究。

  “中国共产党精神成果的产生,始于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精神成果研究至少包括内在剖析、核心内涵、概念命名等层面,需要放在体系的高度来审视精神成果的体系化划分和结构性命名。”张兴亮说。

  研讨会上,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忠杰从列宁对沙俄侵略政策的批判与两次对华宣言、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与共产国际派人来华、列宁的“先锋队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模式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只有充分准确了解列宁主义对中共创建的作用和影响,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中共创建史研究引向深入。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王祖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陈望道、俞秀松、沈雁冰等浙江籍早期先进分子作出了重大贡献,浙江籍党员创造了建党历程中的多个“第一”,他们的历史贡献充分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

  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表示,要把握好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与党内政治文化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的关系、与斗争精神的关系等。

  大会发言阶段,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教授提出,要立足新时代,不断拓展深化伟大建党精神的学理研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杨金海表示,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方面内涵丰富又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就伟大建党精神对长期执政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价值意蕴进行了解读。

  中共上海虹桥区委党校原教研室主任袁士祥,对早期中共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涉及到的理想信念、党的路线、维护党中央权威、党的政治纪律、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民众集中制、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内监督等八个方面做了探析。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嘉兴学院副教授杨晓伟表示,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发生逻辑,都体现着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建党先驱群体以“建党共识”为基本共识的“近代史共识”。

  来自中共浙江省台州市委党校的研究人员应永利,长期关注研究“大陈岛垦荒精神”。他认为,作为伟大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总能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的要求,焕发出不断延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气象。大陈岛垦荒精神传承于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不断发扬光大。

  嘉兴学院党委书记卢新波希望,各位专家立足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推出更多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并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 付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