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一线做什么?浙大这堂思政课告诉你

2020年03月16日 14:10:27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钱江晚报

  因为疫情,大学生宅家,浙大师生通过网络连线直播,让课堂延伸到了天南海北。近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项淑芳给近200名学生上了一节来自战疫一线的思政课。

  这节《形势与政策Ⅱ》课面向机械学院2018级本科生,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抗疫一线的故事,项淑芳邀请了5位 “助手”,有一线医生、在湖北担任社区网格员的学生家长,还有博导、辅导员、学生志愿者,他们在抗疫时期分处不同城市,履行着不同的职责,有着不同的经历。

  碰到病人就想去救

  是渗入骨髓的职责

  陆明晰(80后,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援助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Z8病区带组医生):

  我们邵逸夫医院医疗队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新冠肺炎重症病房支援,病区一共64张床位,开科当天就已收满。

  医生隔天轮班进入隔离病房,每一次进入病房前前后后需要约六小时,穿脱防护服方法要求很严格,穿上感觉会有些闷,视线和行动也一些限制,这对医护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有挑战。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有一种长期工作当中形成的、渗入骨髓的职责,就是一碰到病人就想去救,这是作为医务人员内心本质化的东西。希望同学们以后走上职场,也要养成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会临危不惧,有勇气有信心去迎接困难的挑战。

  我想很多男儿都有上战场报效祖国的梦想,我也一样,疫情就是一场人民战争,我为自己能在一线战斗而感到自豪。

  来到武汉,才真正体会到当地医务人员的艰辛,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到现在,真是十分不容易。武汉人民也很不容易,武汉作为拥有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大家都很自觉配合,井然有序,形势正向好的方向发展。

  社区网格员的一天

  就像打仗一样

  占红桂(70后,机械学院学生刘嘉骏的母亲,在湖北黄石承担分配防疫物资工作):

  我来自湖北黄石,一座与武汉唇齿相依、一衣带水的小城。我本是社区的一名财务人员,但疫情防控开始至今,我们所有人员下沉,现在我的主要工作是一名普通的社区网格员。

  孩子爸爸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由于太忙他未能参加这次有意义的课。网格员主要职责,就是把自己网格下的每栋楼每户居民家里的人员情况摸排登记在册,进行随时动态管理。

  黄石挨近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很严峻也很艰巨。期间,我共对所辖楼栋通过敲门入户、微信电话等形式进行了前后三轮人员信息摸排登记。与此同时,网格员还担负着另外的角色:代购员及物品配送员。

  我们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真的有时连吃饭上厕所都没时间,更别说喝水了,跟打仗一样,但我们没有人叫苦喊累,反而越战越勇。

  以前也喜欢说“岁月静好,活在当下”之类的话,其实现在想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哦,不过是有人在默默替你负重前行守护家园。作为一名家长,通过此次疫情,我想对我的儿子以及他的同学们说:希望你们劳逸结合,好好学习、生活,不负自己、不负他人、不负时代、不负未来。

  我们所在的地方

  一切都在好转

  赵朋(80后,浙大机械学院教授、博导):

  腊月二十九,我从浙江回湖北黄冈探亲,没想到一个多月过去了,我还留在湖北。疫情一开始这里和平常差不多,后来街上逐渐寂静,药店关闭,超市受限,只剩必需的场所如菜市场在营业。接着以小区为单位,设置采购人员,生活用品都由他们购买。这样持续了十几天,也是最漫长的一个阶段。

  现在一切都在转好,我所在的县城已经20多天没有新增病例。新学期开始了,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和工作,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同学们抓住时间充实自己,多读书,多思考。

  向平宇(00后,机械学院大二本科生):

  疫情一发生,我就想能否去社区做志愿者,尽一点力。我一开始是执勤巡逻,后来运送物资,现在做志愿者管理。我所在的淳安县,是杭州市唯一的零感染地区,这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

  社区卡点的志愿者,在临时搭的帐篷里从早上八点一直待到晚上十点是常事,通宵执勤也不在少数,三餐经常只能吃方便面。管理人员也不轻松,我体验了几次,像极了考试周时我们浙大学子的作息……志愿者有的家住很远,每天早起走路一个多小时来工作,令我动容。加入这样一群人,让我觉得充满了力量。

  李杨宁(90后,机械学院辅导员):

  “曾经是你,今天是我”,不知不觉间,80、90、00后已经接手上一辈肩头的担当和责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主力军。

  在这次战疫中,很多年轻人站在了最前线,组成了不可逾越的战疫长城,将同胞们护在身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这次战疫让我深刻感受到,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责任编辑: 邹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