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传家两百年

2017年11月30日 10:23:07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本网记者 杜玲玲 通讯员 杨震山 周雅蕾

  “四知”家风在“丽水好家风”活动中展出,干部群众正在观展。

  位于浙闽边陲的龙泉市住龙镇碧龙村素有“革命老区、红色山村”的美誉,200多年前,东汉名臣杨震后人来到这里,建造了杨家宅院。“清白传家为上策,四知处事是良图。”宅院正厅“四知堂”屏风两侧挂着这副楹联,中间悬挂着杨震的画像。200多年来,杨氏后人以此为训,传承先祖杨震的“四知”遗风,清白传家。


  四知拒贿,言传身教

  杨震是东汉中期的著名学者,被誉为“关西夫子”,也是清正廉洁名垂青史的名臣廉吏。杨震以“四知”而闻名, 东汉永初二年(108年)春,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得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并带黄金十斤作为礼物。杨震当场拒绝,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暮夜无知者。”杨震怒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只得带着礼物羞愧而退。

  一堂留正气,“四知”仰高风。据史传记载,杨震20岁后,自费设塾授徒,培育人才。他坚持 “清白正直,身教为先”的教育方法,教学生自立自强的做人道理,且自己以身作则。

  有一次,学生们见老师既要讲学又要种田,非常辛苦,就偷偷到田里帮他下种。杨震发现后直接拔掉禾苗重新播种,并教导学生:“勤劳清白的秉性要靠一点一滴的小事养成。我今天接受你们的帮助,明天就有可能接受别人更大的帮助,懒惰和贪欲就是这样逐渐养成的。你们记住,不贪一粒米才会拒千金。”


  繁花不落,家风永传

  杨震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对自己的儿孙要求更严。他从来不准家人询问打听公事。他后来官至太尉,除了应得的薪饷,所有的收入,一律归公。他不为家人置办田产,出门都是自己步行,不许子女搭乘他的官轿、官马。家乡连一处像样的住宅都没有,他的老朋友和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辈们都劝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家业,他却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宁给子孙留清白,不给子孙留资财”。这是杨震留给子孙的家训。

  翻阅杨震后裔的人生轨迹,他的子孙们深受做“清白吏”的家风影响,个个都博学而清廉。他的五个儿子都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特别是杨震的三子杨秉自律极严,尤以“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而闻名于世。杨秉自四十多岁时被任命为侍御史,其故吏拿百万钱财送给他,他闭门不接受。

  以杨震“四知”典故命名的“四知堂”,作为传承杨震精神的物质载体,遍布各地,对杨氏子孙产生了普遍影响。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杨时也是杨氏后代,其为官一生清廉正直、两袖清风,逝世时“身后肖然,家徒壁立”。杨士奇,曾辅佐明朝四位皇帝,唯才是举,廉冠天下。“四知”正以独特的精神符号,穿越百年仍散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 史健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