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是个筐

2019年04月29日 11:36:10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本网记者 何双伶 吴振宇 吕玥 王国伟 绘 刘文敏

  “属地管理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记者近日随省纪委督导调研组明察暗访时发现,个别职能部门将一些分内工作借“属地管理”之名压给基层,而实际上基层既无权力又无能力承担,导致基层治理出现不少薄弱环节。而一旦出了问题,基层还得“背锅”。

  台州某街道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上级对乡镇街道的年终考核中,重点工作分值最高,共有考核指标31项,几乎都与属地责任有关,除了重点项目推进、平安综治工作、信访工作等,还包括了渔业生产安全、企业上市工作、土地全域综合整治等。对于其中不少任务,街道往往束手无策:“比如在渔业生产安全方面的查扣违规船只,街道没有执法权,只好苦口婆心的跟对方做思想工作。而且街道也不具备海上工作的船艇等硬件设施,使得实际操作受限。”

  一方面,权责不对等导致基层干部落实任务难;另一方面,专业能力的不足也让基层颇为苦恼。记者在一份杭州市区某街道提供的科室职责划分表上看到,小小的一个城管科不仅要负责街道区域内序化洁化绿化亮化管理、动植物疫情防控等任务,还要负责气象管理、文物保护、废旧物品回收管理等共计近20项工作,这还不包括协助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上面的职能部门都变成监督部门了,街道什么都要摊上,都要接受监督。”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向记者抱怨,而最让他苦恼的是,现在许多工作都需要专业技能才能处理得了,然而一些部门并没有相关指导培训,只是单纯地往下压任务、搞排名。

  此外,通过发文件压任务压指标,则成为上级督促基层完成属地管理职责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台州某街道消防安全工作目标管理的考核办法中,评分细则明确了5大类13项共200分的考核指标,上级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下来督察检查。仅今年3月,上级部门就下发2个有关安全生产整治的文件,其中附有表格,要求街道详细上报被整治企业的信息、整治情况、联络员名单等信息,具体的整治工作几乎都落在街道。

  类似的问题,在全省各地普遍存在。由于各项工作最终都落地在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部分职能部门推卸工作的借口。“一些机关部门的本位主义明显,不会站在乡镇基层的角度看问题、办事情,条条往块块上推责任。”浦江某乡镇负责人告诉记者。上级各职能部门越来越多地进行检查督察,把落实责任压到乡镇,这让不具备执法权与专业执法人员的乡镇疲于奔命。

  嘉兴市某街道负责人反映,上级要求对交通安全工作进行属地管理,并以每年的事故数、死亡人数作为考核依据。但事实上道路交通网络复杂、车辆流动性强,采取属地管理并不实际。此外,由于街道机关没有执法权,发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也无法有效进行制止,只能采取完善辖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动志愿者参与交通安全宣传等举措开展工作。“以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街道以配合为主,这些年实施属地管理后,街道一直难以找到工作的着力点。我们需要相关的执法部门给予支持,用‘条块’结合的模式开展工作更有利。”该负责人表示。

  在追责问责制度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权责的不对等,不仅给基层工作人员造成相当大的工作压力,也让基层干部担心履职风险。

  “近三五年来,明显感觉上级下放乡镇的任务越来越多。”绍兴市越城区某街道书记告诉记者,他在乡镇工作已有30多年。今年以来,他已签订十余份责任状,除了“五水共治”、消防安全、招商引资等,还有信访维稳、环境保护、反邪教、禁毒、食品安全、控违拆违、房屋征收、出租房管理等各方面任务。其中,如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都是“一票否决”,一旦出问题,他就有被摘帽子的风险。“很难睡个踏实觉。”这位书记表示。

  在金华市婺城区,某乡镇聚集了该区近三分之一的企业,企业出现亡人安全责任事故,相关部门一般都要直接约谈乡镇主要领导。该镇镇长告诉记者,上任不到三年,自己已经因为辖区内企业出现亡人安全责任事故而被约谈2次。“在安全生产方面,我自认为工作还算努力。但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在企业,而企业有上百家,感觉出不出事还是靠运气,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记者手记】人人都是“局内人”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乡镇街道干部对辖区内的各项工作都有一定的责任,然而,记者最近在基层调查时候发现,“属地管理”的泛化让基层不堪重负。

  属地管理原则本意是让乡镇街道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群众的工作。近年来,个别职能部门却以此为由,将自己部门分内的工作推给基层。一句“属地管理”,这些职能部门摇身一变,从责任主体变成了督查主体。以某街道城管科为例,要负责的工作近20项,这还不包括协助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

  在实际中,这些部门并没有对基层进行相关的指导培训,只是单纯地往下压任务、搞排名。这种通过压任务、搞排名来督促基层完成属地管理职责的形式,让基层疲于奔命。一些指标的“一票否决”,也让基层干部如履薄冰。

  人员有限、技术手段少、没有执法权……这是乡镇街道干部实际工作中确确实实存在的“短板”。属地管理后,乡镇街道也难以找到工作的着力点。

  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一些机关部门的本位主义思想明显,甚至拈轻怕重,不担责任,不会站在乡镇基层的角度看问题、办事情,什么都往基层推。

  乡镇街道理所当然应该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但是上级职能部门也不是“局外人”,属地管理不应成为上级职能部门推卸工作的借口。基层是否履职到位,群众说了算;上级部门是否履职到位,基层来评价。

责任编辑: 史健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