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机装了14个政务APP

2019年04月29日 11:36:09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本网记者 李鹏 吕玥 何双伶 王国伟 见习记者 李灿 绘 刘文敏

  “我们常用的政务APP有14个,这还不包括政务公众号。我上班时要不停盯着手机,牵扯了很多精力,占用了不少休息时间。” 10月26日,记者随省纪委督导调研组明察暗访时,舟山一位基层干部感慨,政务APP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多政务APP的推出,也给基层工作增加了一定负担。“在操作APP的时候,来办事的群众常会误认为我们是上班玩手机。”

  多地基层干部在察访中提到,当前掌上政务APP让人眼花缭乱,令基层疲于应付;个别政务服务公众号内容远离群众,甚至成为“僵尸号”;有的工作微信群和政务办公群成“秀场”,存在“干得好不如晒得好”倾向。作风顽疾已经悄然渗透到线上,“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渐渐露头。

  近日,督导调研组在新昌县某乡镇察访时统计,每位干部的手机上普遍装有七八个工作APP和20多个工作类公众号,每天若要认真完成APP上的“留痕”任务,要耗费两个小时左右。

  个别政务APP脱离实际,群众不感兴趣,还折腾基层。杭州市拱墅区一位社区干部反映,某平安工作APP不太好用。它考核的是里程数,可因为是专网,信号不稳定,时常出现走访后未记录的情况。而且城市社区大多是楼上楼下巡查,却不计算在里程数内,导致一些社工为了不在考核排名中落后,要专门出去溜圈刷里程数。 而且走访时间一定要是上班时间,很多走访是在晚上,系统却不认可。

  另一社区干部反映,仅走访群众一块内容,就要在民政、某综治APP、某智慧平台等3个地方录入数据,每天录入的内容几乎相同,存在重复登记,希望政府内部数据资源可以整合。

  察访时,还有一些干部表示,一些政务APP服务内容同质化,用户体验差。例如,某款政务服务APP在苹果应用商店里仅获用户评分2.8分。有用户留言,许多功能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或支付宝都可以实现,但仍被单位要求强制下载。还有用户反映,下载后还要实名认证并截图发到单位群里,或被孩子所在学校要求强制下载。

  督查调研组察访时发现,有些本该生动活泼服务群众的公众号却 “表情呆滞”,远离群众关切,甚至沦为“僵尸号”。查阅几个地方的官微发现,丽水市某县县政府认证的官方微博总共就发布了3条信息,今年3月之后再也没有更新过。金华市某县新闻办认证的官方微博已经连续22个月没有更新过。从内容上看,丽水某县县政府认证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从10月1日到26日推送的46篇文章中,领导的会议、活动讲话多达39篇。从传播效果看,阅读量大多在200以下。

  一些工作微信群和钉钉群也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宁海的一位乡镇干部表示,现在不少工作都要通过微信和政务办公群进行留痕管理,有的联村干部村里到过了,照片发了,工作就算干过了,并没有真正深入群众,问题并没有解决。“上级要求在工作群里上传社保、计生等政策宣传的工作照片,可有的人只是到村里的公告栏里拍张照片,发到群里就完事儿。” 这样的工作方式,政策宣传的效果打了折扣。

  “工作群里也有‘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的情况。”舟山一位乡镇干部反映,个别干部会在群里有意晒各种工作照片,把摆拍的下基层照片和加班工作照发到群里,以求领导“看得到”。有干部担忧,这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如果盛行,会影响低调实干者的积极性。

  【记者手记】政务公众号,为啥变“僵尸”?

  这次一线调查,听到了一个新说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啥意思?用基层干部的大白话说,以前的形式主义是“干得好不如说得好”,互联网时代了,这种论调也升级成了 “干得多不如晒得巧”。

  只要稍稍总结一下基层干部的“吐槽”就不难得出结论,所谓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看似新现象,实则老问题,不过是作风顽疾渗透到线上罢了。

  就拿政务服务公众号举例。近年来,不少地方兴起开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热潮。可本该生动活泼服务群众的公众号却“表情呆滞”, 远离群众关切,甚至沦为“僵尸号”。比如,某县新闻办认证的官方微博已经连续22个月没有更新过。

  究其原因,是这些新媒体公号的管理部门“唯上”的心态造成的。他们习惯上把“为领导服务”的思维带到新媒体上,领导成了主角,认为群众关注少没关系,领导看到就行,充斥着各种内容枯燥、远离群众的会议简报型内容,导致个别公众号成了少数领导干部的自娱自乐。比如,从内容上看,某县县政府认证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从10月1日到26日推送的45篇文章中,领导的会议、活动讲话多达39篇。从传播效果看,阅读量大多在200以下。

  网络时代,公众号在舆论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地方的官方公众号,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当地重要的形象窗口,以如此作风去做公众号,损害和消费的还是当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当然,这只是指尖上形式主义的一个侧面而已。它的表现还有掌上政务APP眼花缭乱,脱离基层实际;个别微信工作群、政务办公群成“秀场”等。

  怎么解决?这类现象虽然表露线上,可根子还在线下。要除掉形式主义之根,必须敢于担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践行实事求是的作风。领导干部要实干担当,发挥好带头作用;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履行执纪监督职责,组织人事部门也要擦亮眼睛,让实干者上,浮夸者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 史健岚
相关阅读